本帖最后由 似有如无 于 2021-4-1 07:01 编辑
周朝 6 邯郸,铁与土地:塔楼和门列阵 -- 龙崛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
儿时就对古都邯郸有特别的好感,所以对这张地图特别反感,为此发帖时还把玩笑开大了。当时布局的主要思路如下: 1、在低矮狭长的地形里,高耸的长城已经让人很压抑了,为了不堵上添堵,把长城视为了城市的城墙,都城不再修筑城墙。 2、将农业放在了长城外,这是第一个思路的必然结果。实际上,农业产能和作物的供应是完全过剩的,并不存在最初担心的供应不足导致稳定性的问题。
3、突出皇宫行政区以彰显赵都的定位(后来才知道中山国最后正是被赵所灭),布局坚持了皇宫优先的原则,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业和平民。
4、以规整的布局应对不规则的地形,同时大量使用墙夹路来改善观感,以减少乡村感、增加大都会的感觉。不过效果有限,拿掉皇宫衙门和贵族区,它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。
5、借鉴依山傍水的作风,河岸边的居民区中尽可能少的使用过长的直线,后来迫于就业不足的压力,还是没有完全落实到位。这是当时完成的布局。
这个战役,所有城市都会以极不友善的口吻向你索要铁,不给或给不了、立马就来打。前三个索要铁的城市是洛邑、蓟和郢。索要的时间分别为:洛邑 第3年3月以后,期限4个月;蓟 第4年3月以后,期限2个月;郢 第5年3月以后,期限1个月。索要期限一旦届满,只要没有收到货,霸凌者立马就率领着大军“自己来拿”。因应这一情形,布局采取了战争模式。最常来的5个入侵点都在长城外:东北偏北、东北偏南、正北、西北偏北、西北偏南,该处的塔楼和门的列阵是第一道防线、上山进城的山路两边的塔楼和门则是第二道防线。
在列阵时,连接塔楼和农业区的路上别放门,确保战争除了阻止移民迁入之外不再产生其他影响。入侵者首先攻击门,接着是行人和粮食小屋,不论敌军从哪个入侵点发起攻击,都会在第一道防线前被击退(不出动一兵一卒和英雄)。战争期间可以及时修复门以阻止敌军转而攻击粮食小屋(步兵在入侵不久就会被歼灭,残留的主要是石弩和战车,敌军并不攻击桑蚕苎麻等经济作物类建筑),如果敌军从东北偏南入侵点发起攻击,粮食小屋绝对安全;如果从其他入侵点发起攻击,粮食小屋有可能被摧毁,不过概率极低,纯属黑天鹅,因应之道在于及时修复第一道防线前被摧毁的门,以吸引石弩的炮火。
由于建立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,所以军队建立起来后,想打谁就打谁。绝大部分历史战役,只要城里有一支军队且士兵不低于4人,当侵略者发起攻击时,系统不会判定你战败。所以,只要有两支以上的军队。当接收到有城市发动侵略的信息时,留下一支,征召其他军队(那怕只有1支)去侵略这个城市。这样,当敌军抵达你城市的一刹那,你同时完成了两个任务:击退入侵并征服了它。这样的防御和征服就是一个无本买卖,很划算。看上去和当代战争有些类似:士兵还没直接接触,胜负已分。
这个战役,入侵者抵达你的城市所需的时间是6个月,你抵达其他城市所需的时间是3个月。只要采用这招,入侵者还在半路上你就已经征服了他的城市。不过已被征服的城市发起的侵略,无法用这招,只能决战于自己城下。
|